其他
大宝法王 | 应了知「一切佛语,皆是口诀」而实修
摘自:大宝法王著《跟着走,就成佛》整理:【噶举法幢】编辑组过去宗喀巴⼤师曾向⼀位很有学识的善知识,请教「噶当派」的意思,因为噶当派就是阿底峡尊者传下的法脉。这位善知识回答说:「了知佛语不遗⼀字,皆为口诀而实修,这就是噶当的意思。」大师欢喜地说:「善哉!大善哉!」之后在说法时还提起这位善知识说:「今天有⼀位善知识让我大大增涨了智识。」因此,所谓阿底峡尊者的噶当派,意思是了知浩瀚的佛语,皆为口诀、教授而修持的教派。如果我们能够对道次第例如《菩提道灯论》有确切的理解,将会知道显密、三藏、四续当中,没有⼀个字能够舍弃,全部都是自己修持的⼝诀。噶当派的格西敦巴瓦也曾说:「《菩提道灯论》,是每⼀个⼈在每天生活中当下就要修持的法门。」同时说:「每个人能够成佛的方法,无论是主要或者支分的方法,都没有任何的相违,各个部分都应该被圆满、认真地修持,因为⼀切法都是成佛的方法和口诀。」格⻄敦巴瓦总结道:「⼀切佛语,不仅是帮助自身成佛的助缘,同时可以帮助我们,更容易地去领会修行和降伏自心的次第。」这句话很有意思,譬如说话的时候,有时不仅是⼝上说而已,还有手势,或者⼀些身体的动作,如果对⽅还是不懂,可以站起身,用更清楚的姿势来表达,或者拿出照片、录像等等作为辅助,让对⽅容易理解。譬如以前藏地的人从来没看过美国,当时也没有任何相机、录影机或者网路,所以只能靠口说来介绍。每个⼈听到之后的画⾯其实都不同,会是各种不同的美国的样⼦,也都不是真正美国的样⼦。但是,如果有录影画面的话,会让⼈更容易清楚的了解。同样,⼀切佛经也是如此,某个方法不行,可以换另外⼀个。噶当派的⼀些⼤师就说过,修持「转心四思维」的方法时,例如学习第⼀个「人身难得」的思维,需要不断地学习、思维,直到生起领悟之前,是不可以修持第⼆个「观死无常」的观修。意思是,第⼀个步骤没有完成,是不能够进⼊第⼆步骤的。因此,会⼀直地观修,就算今生当中没有领悟,死前也会发愿来生能够领悟。有些大师则持不同的意见,他们认为这样太严格,因此,他们主张有些⾏者虽然没有对人身难得生起领悟,但是有可能因为领悟第⼆个无常的观修之后,反而帮助领悟第⼀个人身难得的观修。或者有的行者,无法领悟死亡无常,但是因为领悟第四个轮回的过患和苦痛,而帮助之前的观修有所进展。总之,应该尝试各种不同的⽅法,让⼀个⼈的心得到开展,如果死守⼀种方法,是无法成就善巧方便的。所以,以上有不同的说法,两种都很好。但是,现代我们的问题是,只要有⼀点点不如意,就想换⼀个方法;依止了⼀位上师,结果觉得他也不怎么样,就把他丢在⼀边。这有点像东西过期了⼀样,上师过期了、没用了,赶快换⼀个;⼀些口诀和法门不再新鲜了,就换⼀个。我们总是喜新厌旧,有些⼈说:「我以前是修观音的,但好像没什么感觉了,还是修度母好了。」感觉好像在说:「我这个观音菩萨已经过期了、旧了,该换⼀个了。」还有⼀些修持事部、⼀般本尊的⼈,修持之后觉得太单调,开始喜欢脸、手多⼀些的本尊,例如胜乐⾦刚。还有⼀些⼈刚开始依止寂静尊,后来觉得忿怒尊更强壮、更厉害,就想换个忿怒尊来修⼀修。我时常在想,问题的症结点在于,我们不知道佛陀当年开示的佛法,没有⼀个不是成佛的法门。然而,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法门呢?某方面来说,这是为了让我们更能够降伏自心,同时更容易修持而说的。就好像善巧的医师,他们有着自己对于病情、药方或者饮食的看法和解释,和其他医师有所不同。他们会试着更换药物或治疗方式,来帮助患者。但是共同的目的,都是希望病⼈能够康复。同样,佛陀带着强烈的悲心,思维着:「还有什么⽅法可以帮助这个人呢?」而开示出各种法门。因此,没有任何⼀个法,不是帮助众生的方法。如果没有以上的理解,就算遍览三藏十二部的经典,也无法从中找到任何成佛的方法;而且以为所谓的甚深口诀,是在经续以外的其他典籍当中,例如藏地的经卷、⽿传或者甚深伏藏里,然后把希望寄托在它们上面。藏地著名的伏藏、经卷、耳传口诀等等,都是佛陀所传下的经、论教法的精髓,然而,以为这当中还有比佛经更殊胜奥妙的口诀,这样的想法就不正确了。其实,某个法门是否对于某个众生有用,是取决于这个⼈是否相应。我们噶举派近来更注重闻思经论,因此各地成立佛学院,广大推行闻思的学习。这时有⼈会说:「噶举派不是实修派吗?辩经有点不像样。」甚至还引经据典地说:「噶举无可辩驳,调伏凶残之⼒,无与伦比事业。」⼀时之间要回答这个问题,也不太容易。但是就像之前提到的,⼀切的佛法,⼀切的佛教论典,都是实修的⽅法,甚⾄可以说,没有⼀个字不是在开示修持的方法,例如五部大论当中,律典所开示的别解脱戒的修持方式、《俱舍论》的四圣谛的取舍、《现观》的六度等等广⼤修持的法道、《中观》的甚深空性的道次第、还有佛教因明学,例如《释量论》透过正理来成立四谛、解脱和遍知佛果的方式,并且开示出甚深皈依的口诀。⼀切的典籍,我们都应该要去修持,虽然我们不见得有这样的能力,能够修持全部的典籍。因此,只有修学⼀些经论是不够的,⼀切都是我们应该皈依和闻思修的对境,没有⼀个典籍是我们不需要去闻思修的。如果只是明明知道那是佛陀所传下来的教法,却不实际修持的话,想要成佛会是很困难的。如刚才所说,因为⼀个⼈想要成佛的话,就应该要圆满佛陀所传下的所有经典内容和道次第。戈仓巴⼤师曾说,大意是我们这些没什么修持的禅修者,应该恭敬⼀切的知识。甚至对于铁匠的知识也应该学习,并且手握着铁匠的铁槌发愿道:「未来,我要精通这门学问,利益无量的众生。」第十三世法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