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博士之间的差异,知乎上有一条回答获得高赞,网友@kkkkkkk写到:
远见的鹰:目标明确,规划清晰,可以让导师做宣传的那种。
镇山的虎:基础扎实,极度钻研,一旦成功成果很硬核!
善战的狼:学东西快,出成果更快,知道如何扬长避短。
敏捷的豹:追逐学术热点,靠量取胜。
划水的鱼:人在工位心在外,摸鱼大王。
退堂的鼓:怀疑自己研究的意义,不想干了。
拖油的瓶:不催不做,得过且过。
盛饭的桶:约饭K歌,团建之王。
评论区大家纷纷调侃自嘲,还自创了新的分类:
来源:知乎截图
事实果真如此吗?
小乔特意去网上去搜了搜,也跟身边的博士朋友聊了聊。有人用自己的经历或身边人的故事证明着这种差距:
我见过发六篇顶刊毕业的博士,而自己就发了一篇三区的普通期刊论文;人家一毕业就去一所藤校做助理教授,我一毕业就失业。
同门的两个师兄,一个博士期间发了两篇经济研究、一篇管理世界+其他C刊一大把,一个五年了一篇文章也没发,每次开组会都挨批!不是不用功,是不开窍。
真实案例:当普通博士还在纠结如何早日毕业的时候,本科同届的优秀博士已经来自己学校当教授了。
我24岁开始从硕转博,当年写了第一篇sci文章,第二年在一个一点几分的杂志发表。
我剑桥导师21岁读博士,24岁半就从剑桥毕业,发表好像是两篇AM,然后顺利拿到IBM阿尔马登实验室的博后职位。
看完网友们分享的案例,让人不禁在想:为何有人如此优秀?
在网友@胖大山分享的评论区,有人说:搞科研,还是得有天赋!
确实,无论做什么,天赋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,好像从一开始就代表着某种胜利。
有些人在科研上确实看起来更得心应手,也能很快取得突破。
但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天赋是重要的,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。
如果说,你的目标是成为像爱因斯坦、牛顿等一样的人,让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,那没有天赋可能会极其艰难,甚至是天方夜谭。
然而,对绝大多数科研人来说,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,更多靠的是不懈地努力和坚持。到了顶尖水平之后,或许才需要发挥天赋。
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薛其坤说到:科学研究要追求极致,其背后实际上就是勤奋。
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分享他的科研历程,提到了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也需要一万小时的锤炼,才能成为世界级大师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,18岁时以国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,但为了实现“科技救国”的梦想,他放弃擅长的文史专业,转学物理。可是他的理科成绩并不突出,当年升学时只考了5分,为此他疯狂学习,几乎不眠不休。然而在一段记者采访中,他却说到——
“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全校读书最用功的学生,每天早上5点去图书馆背书,可没想到我却碰到了华罗庚。那时候的他是我的导师,没想到每天早上5:00我刚进图书馆时,华罗庚都已经背完了。”
事实上,很多优秀的博士或成功的学者往往在勤奋努力上不输旁人。或许他们有天赋,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。
而科研工作,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,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。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学习,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,才能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,实现创新。
除了天赋和努力之外,对于科研人来说,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平台和资源。
而优秀的科研平台和资源也意味着顶尖的实验设备、充足的科研经费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等等。
在做科研的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:研究进度停滞不前,陷入问题无法解决的困境;项目节点紧迫,个人工作量过度饱和而显出疲惫;面临生活和情绪等各方面的压力等等。
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这时候所处的平台或身边的资源,将决定你能否尽快平稳地跨过这些困境。
如果说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得多快,那平台和资源就决定着他能走多远。
如果你没有遇到好的平台和资源,可以关注下“学术体检”,超50万评审专家就是你随身携带的学术宝藏!
关注订阅号学术桥Acabridge,私信“姓名+联系方式+学术体检”咨询体验!
除此之外,小乔也发现了一些优秀博士的共同点,比如目标明确、有极强的热情和求知欲,往往更自信、执行力更强等等。
其实,除了少数站在金字塔尖的天才之外,博士之间的差距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聪慧或自律程度,而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,比如成长环境、教育环境、人脉、资源、机遇、运气等等,很多都是无法把控的。
小乔想说,对大多数问心无愧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来说,深夜里咽下的无声而苦涩的泪,战胜的所有自厌自弃的心魔,以及踏过的每一丛自焦虑中生出的尖刺,都在向世人无声证明着TA的优秀。
所以,重要的不是差距,而是脚下的路!
关注学术桥Acabridge订阅号
获取最新招聘资讯+内推岗位
私信“姓名+联系方式+学术体检”咨询体验服务
来源:学术桥综合自知乎
责编:小茜
审核:Cod
广告
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分享之用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。欢迎投稿,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:yeziwuyuxin。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