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读《奇特的一生》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:对于普通人来说,时间管理到底该如何开始?当然,最好的方法是像柳比歇夫那样勤勤勉勉记录每天的时间开销,然后再统计、改进。但是,不得不说,确实很难做到。
回顾我自己的时间管理成长之路,最早从写时间记录开始,但经过了很长时间,才能做到坚持每日记录。另外一个对我比较大的促进是月计划月总结,从2014年9月开始,到现在已经7年多了(偶有断片儿)。因为每月的总结是写成正式文章分享,本身就是一种外力约束,另外还要考虑写得清晰、有逻辑,是对思维的考验,所以写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。如果一开始从月计划开始,也有不小难度。时间周期拉得过长,如果平时没有记录习惯,写起总结会很吃力。
从周计划切入,我觉得应该是较优选择。就像《天天25小时》(英文书名:168 Hours:You Have More Time Than You Think)的主要观点:一周7天,每天24小时,一个星期168小时的循环足以让我们看清生活的全貌。
所以,不妨尝试以周为单位来生活一段时间。
可以利用周计划给生活预设一个大的框架,利用计划提醒自己做到工作与生活、家庭与自我、长期和短期的平衡。
做计划的过程,就是思考和梳理的过程。每周开始的时候,花上十几二十分钟,坐下来想一想工作和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、自己想做的事情……
学习自我管理的这些年,我最大的感触就是,如果只有大的目标,没有详细的执行计划,单靠大脑的记忆和意志力,很多事情很难长期坚持。
列表中就是我本周需要特意安排时间做的事情,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习惯,不需要花费心力坚持的,就不需要特意写在计划里了,比如我现阶段每天的运动、理财知识学习和日常陪娃等。
不过,计划只是行动的前奏,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完成,计划是为行动服务的。第一,综合考量,尽量做到工作与生活、家庭与自我、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平衡。工作:除了紧急的、上级安排或同事追着要的,还要考虑安排一两件不紧急但重要的、做了可以改善效率的事情。个人:运动、自我提升(阅读与学习)和兴趣爱好,要适当兼顾。家庭:日常事务之外,注重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,这些是效率的基石,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和家人聊天、陪娃玩耍。第二,计划是可以衡量的。
每件任务都要有清晰的指标,可以判断是否完成。这样才方便回顾时检查完成情况、制定下一步行动,形成完整闭环。
很多情况下,时间是很好的参考指标。比如:每晚放下手机全身心陪孩子20分钟。
第三,不需要完美的计划。
重要的是开始行动,你甚至可以从一个最mini的周计划开始:只有一件事。
是的,写下这个星期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,然后想办法完成它。
重要的不是列出完美的计划,而是先试着做起来,走完第一个循环。尝到了甜头,才会越做越有劲儿、越做越好。
至于周计划要写在哪里,依个人习惯就好。最早我写在长条便利贴上再贴到日程本,后来用的趁早效率手册加了“本周计划”栏目,我一般是随手在上面列一列。不过最近发现列得不够周详,所以决定正正经经在电脑上写一写,并做到认真复盘。
自由职业之路探索中……
我的两次瘦身经历
列清单、打勾&写下来
手帐|我的多本并行笔记体系
笔记软件探索 | flom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