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听很多人提过flomo,终于在大年三十注册并试着发了第一条笔记(随手传了一张当天的毛笔字练习,试用一下图片功能):基本上,你可以把它当做私密版的微博或朋友圈,有什么情绪或想法都可以随时记下来。1)手机APP
没有广告弹出、不用点击“新建笔记”,更不用选择文件夹。
(当然,如果你愿意,可以加标签以方便下一步管理笔记。)
关注“flomo浮墨笔记”(flomoapp),选择置顶公众号。想记录的时候,随时打开对话框记下。
就像给自己发了一则微信,不同的是这条微信会汇入软件,后续可以很方便地在APP和网页版找到。
电脑上,我习惯用网页版(flomoapp.com)。
记笔记、整理笔记、整理标签,更快捷。
因为任何情绪、想法或念头都随时得到了记录和安放,大脑可以经常保持很清澈的感觉。特别是睡前,不会再有乱糟糟的诸多挂念,多余的脑力自然去思考重要的事情了。
当天有记录,灰色的小方块会变绿;记得越多,颜色越深。两周以后,我发现自己开始看重这些小方块了,每天都想着多记录几条笔记:)另外,它还可以导入微信读书、Kindle 、得到读书等APP的读书笔记。不过目前我还没怎么用过,主要还是记录想法为主。自从读了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,不再大段复制书中或文章的内容了,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感所得。输入笔记时,直接用“#标签”标记,笔记最前、最后或中间插入都可以。
还可以使用“/”加入子标签,即“#标签/子标签”,形成多层级。有了标签,笔记就自动归类了,可以点击左侧标签方便地查看某一类笔记:
和文件夹相比,flomo标签系统的优势是一条笔记可以加多个标签,并在不同的标签下显示,写的时候不用考虑要放到哪个文件夹下面。当然,最开始的时候,不用考虑太复杂,尽管记就好了。就像flomo的slogan“持续不断记录,意义自然浮现”。
使用一段时间之后,再尝试对笔记和标签进行整理。重复几次,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笔记方法。
And,flomo支持对标签进行修改,更改了左侧列表的标签名称或层级,所有带这个标签的笔记会自动随之更改,这一点太爽了……设好规则后,会按时间点随机发送一条笔记给你:
另外,还可以实现笔记的双向链接,这个可以等笔记积累到一定数量再使用。最后,还是放两个链接。
1. 我的邀请链接:
https://flomoapp.com/register2/?NDA1NjY0
如果已经注册,在注册3天内输入我的邀请码也可以(超过3天就不行了)。
邀请码:NDA1NjY0
不过自己注册也有14天的会员体验期。
2. flomo101,非常详细的flomo使用指南:
https://help.flomoapp.com/
链接好像放不了,点“阅读原文”吧。
那些美轮美奂的经典童话绘本